1.2.3 相对原子质量
原子的质量太小,以至于不方便使用常见的质量单位如g,kg进行计算。为了简化,我们可以使用相对原子质量(Ar)(Relative atomic mass)进行计算。
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被定义为其质量与C-12原子的质量的1/12的比值,即,规定C-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。
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其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。
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。
原子序数 | 元素名 | 符号 | 相对原子质量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氢 | H | 1.008 |
4 | 铍 | Be | 9.012 |
6 | 碳 | C | 12.011 |
7 | 氮 | N | 14.007 |
8 | 氧 | O | 15.999 |
11 | 钠 | Na | 22.990 |
12 | 镁 | Mg | 24.305 |
17 | 氯 | Cl | 35.45 |
26 | 铁 | Fe | 55.845 |
53 | 碘 | I | 126.90 |
氢元素的3种常见同位素,氕(H-1),氘(H-2),氚(H-3),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.0078,2.0141,3.0160。自然界中,氕原子的数量占总氢原子的数量的99.9855%(即,氕的同位素丰度为99.9855%),氘为0.0145%,氚极为微量,可忽略不计。对这三种原子的质量做加权平均,即得到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:1.008。
(1.0078×99.9855%)+(2.0141×0.0145%)+(3.0160×0.0%)≈1.0080
思考1:稳定的氧原子有3种:O-16,O-17,和O-18。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5.9949,16.9991,17.9992,其丰度分别为99.757%,0.038%,0.205%[1]。请用这些数据计算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。
由于质子与中子的质量接近,而电子的质量很轻,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的质量数。一个含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的原子(Na-23)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.990,与23很接近。
思考2(超纲警告):碳-12原子含有质子,中子,电子各6个,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2。氘原子(H-2原子)含有质子,中子,电子各1个,为什么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2整?氧-16原子含有质子,中子,电子各8个,为什么氧-16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16整?
12克C-12含有的粒子数是确定的,其数值大约为6.022 × 1023 。此数值被定义为阿伏伽德罗常数,符号为NA。化学中常用"物质的量"(n)(Amount of substance)来描述粒子的数量:当某一块/杯/瓶物质含有NA个粒子时,其物质的量n为1摩尔(mol)。
n(物质的量)=N(粒子的个数)/NA
m(质量)=n(物质的量)×Ar(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)
比如,一块钠含有10NA(即6.022 × 1024)个钠原子,其物质的量为10mol。其质量为22.990×10=229.90g。
思考3: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单位是什么?
思考4:48.61g的镁条的物质的量是多少?其大约含有多少镁原子?
思考1答案:
(15.9949×99.757%)+(16.9991×0.038%)+(17.9992×0.205%)≈15.999
思考2答案:
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狭义相对论的知识。
在质子,中子,与电子形成原子核的过程中,一部分的质量转换为了能量并释放,使得原子核的质量总是比组成其的质子,中子,和电子的质量相加要小。有些原子核更稳定,其释放的能量更多,其质量亏损得越大。
可以通过E=mc2计算原子核的结合能。
思考3答案:
n(mol)=N(1)/NA,所以NA=6.022 × 1023 (1/mol),即6.022 × 1023 mol-1。
思考4答案:
m=n×Ar
镁条的物质的量n=m/Ar=48.61/24.305=2.000mol
镁原子的个数N=n×NA=1.2044×1024个。
对本节内容有贡献的科学家包括:
-
道尔顿:提出相对原子质量
-
阿伏伽德罗,佩兰:研究物质的量
-
理查兹:精确测量超过50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(1914年诺贝尔化学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