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.2 化学研究的方法论 - The Methodology of Chemistry


上一节中提到,化学属于自然科学,化学研究应在科学范畴之内进行。


思考1:元素被定义为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单位。古希腊化学家认为物质由4种元素构成:土水火风。古中国化学家认为物质由5种元素构成:金木水火土。假设我们仅按照字面意义来理解这些理论(即"土"只意味着土壤),这两种理论科学吗?

思考2:有人认为,上帝控制一切,所有物质的性质都是由上帝决定的。这种理论有可能是真的吗?这种理论科学吗?

思考3:现代化学认为有至少118个元素,相比于4元素或者5元素的理论,非常不简洁。那118元素理论科学吗?

思考4:(超纲警告)这个世界的基础运行规律一定是简洁的吗?如果不,为什么科学理论要追求简洁?


化学是一门基于观察和实验的科学[2]。通常来说,化学的研究方法及流程如图所示:

研究流程:

  1. 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兴趣使人提出假说,并基于假说进行预测。
  2. 设计并进行实验,观察实验现象。
  3. 如果假说预测的现象与实验现象不符,则重新提出假说,并重新预测,重新设计实验。
  4. 如果假说预测的现象与实验现象相符,则实验结果与假说纳入知识体系。
  5. 更多的观察与实验现象相符:实验现象成为规律。
  6. 更多的实验不支持假说:修改假说或重新提出假说,重新预测,重新设计实验。
  7. 更多的实验支持假说:假说被证实,成为理论。


以下是一个通过实验来证明硫酸酸性的例子:

  1. 稀硫酸可以使铁锈溶解,猜测硫酸具有酸性。
  2. 查阅资料:若滴入的溶液使广泛pH试纸变红,说明溶液有酸性。
  3. 查阅资料:若溶液使活泼金属溶解,产生气泡,发热,说明溶液有酸性。
  4. 用胶头滴管取一滴质量分数为5%的硫酸,滴在广泛pH试纸上。
  5. 观察到pH试纸变红,符合假说。此实验结果与硫酸酸性假说纳入知识体系,但仍需做更多的实验以验证此假说。
  6. 将98%的硫酸滴在广泛pH试纸上,观察到试纸变黑,不符合原假说。
  7. 查阅资料:一般认为超过70%的硫酸是浓硫酸,低于30%的硫酸是稀硫酸。
  8. 重新设计假说:稀硫酸具有酸性。
  9. 用胶头滴管分别取质量分数为1%,2%,3%,4%的硫酸,滴在广泛pH试纸上。
  10. 观察到pH试纸均变红,符合假说。
  11. 取4个烧杯,倒入少量稀硫酸,浸泡镁条,铝条,锌粒,铁粒。
  12. 观察到4个烧杯均产生气泡,烧杯壁发热,金属条溶解,符合假说。
  13. 稀硫酸与广泛pH试纸反应的实验现象,及稀硫酸与金属反应的实验现象成为规律。
  14. 稀硫酸酸性假说被证实,成为理论。

正是这样严谨又复杂的流程,才使得化学,以及所有科学可靠并实用。


思考5:上述硫酸酸性实验能证明浓硫酸没有酸性吗?

思考6:(严重超纲警告)哲学家大卫·休谟认为,本质上我们无法证明两件先后发生的事情必存在因果关系,实验物质的性质可能不是实验现象的原因,无论做多少次实验,我们都无法100%确定实验结果。如果实验可能是不可靠的,那么基于实验的科学仍然可靠吗?



思考1答案:

这些理论本身还算科学,但是被现代化学证伪了。现代化学告诉我们:电解水可以生成2种更基本的元素:氢和氧。而土壤,空气,木头都是混合物;火焰直接不是一种物质;只有金属可能由单一元素构成。所以四元素说和五行说都被证明是错的。不过,在当时的年代,这些理论都是伟大的化学猜想。

后续的章节将详细讨论“元素”,“电解”,“混合物”的知识。

思考2答案:

这个理论确实完全有可能是真的:存在一个无所不能的上帝,将所有的化学家玩弄于股掌之间。但是这个理论不可被证伪,无论发现了什么新现象,都可以解释为这是上帝的旨意,用以考验世人的信仰是否坚定。所以上帝理论并不科学。

思考3答案:

118元素理论(现代化学理论)为了客观真实,牺牲了一部分的简洁性,但这不妨碍其仍然保持着科学性。

思考4答案:

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不一定是简洁的。但是,对同一个现象的不同解释中,(假设它们对这个现象解释得一样好),最简洁的那个往往是最接近真实的那个。比如地心说和日心说,这两个理论都不完全正确,但日心说更简洁,也更接近今天的天文理论。

思考5答案:

没有使得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没有酸性(比如加了蓝墨水的稀硫酸)。此外,与浓硫酸相关的实验做得太少,孤例不成证,完全不能说明浓硫酸是否有酸性。

思考6答案:

这个问题有点复杂,笔者只谈谈自己的看法:

化学,以及所有的自然科学的可靠性来源于对大量实验的正确预测。计算概率的话,化学在极大概率上来说是可靠的。当然,即使这个实验已经重复了无数次,在真正做下一次实验之前,谁也无法保证实验的结果。如果真出现了违背某一化学理论的实验现象,那么只好推翻此理论。但这恰恰说明化学是可证伪的,更加说明其余未被证伪的化学理论的可靠性。

此外,对于一些问题,即使尽最大限度保证所有因素一致,也确实无法得到一致的结果(比如“预测微观粒子的位置);或者这个问题永远无法设计实验进行观测(比如“研究死后的世界”),那么我们只能暂时放弃它,期待未来更先进的理论工具可以研究这种问题。

总之,想要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,获得最实用的理论,恐怕需要适当放弃对该理论“绝对可靠”的要求。“绝对可靠”往往意味着“绝对没用”。


对本节内容有贡献的科学家包括:

  • 卡尔·波普尔(Karl Popper):界定"科学",提出"可证伪"理论

  • 亚里士多德(Aristotle):提出"四元素"理论

  • 周公旦?:提出"五行"理论


图片来源:

  • https://openstax.org/books/chemistry-atoms-first/pages/1-1-chemistry-in-cont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