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3.8 分子的极性 - Molecular Polarity


如果一个分子的正电荷中心与负电荷中心不重叠,则称这个分子拥有极性(polarity),这个分子是个极性分子(polar molecule)。如果一个分子的正电荷中心与负电荷中心几乎重叠,这个分子是非极性分子(nonpolar molecule)。

极性的判断有一个稍微简单的方法:如果一个分子内含有有极性的共价键(电子对有偏移的共价键),且其极性不能通过分子本身的对称性互相抵消,则该分子是极性分子。否则该分子是非极性分子。

极性影响分子的许多物理性质,包括表面张力、溶解度、熔点和沸点。


极性分子的正电荷中心标为δ+,负电荷中心标为δ-,如图所示:

常见的极性分子


思考1:请判断氢气分子,水分子,和过氧化氢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。

注:这三个分子的结构可参考1.3.6章。


正电荷和负电荷不重合的粒子是偶极子(dipoles)。极性分子是永久偶极子(Permanent dipoles),非极性分子虽然没有永久偶极,但由于分子内部的电子不断运动,当电子碰巧比分子中的另一个位置更集中时,分子会变成瞬时偶极子(Instantaneous dipoles)。

此外,当一个永久偶极子靠近一个非极性分子时,会使得非极性分子的电荷分布发生改变,使得其变成一个感应偶极子(Induced dipoles)。这个过程叫做极化(polarized)。


偶极矩(dipole moment)是反应分子的极性大小的物理量,其数值等于正电荷中心与负电荷中心距离之差乘以电荷量,单位为Debye。


之前的章节提到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。其本质是由于分子存在永久偶极或瞬时偶极,分子或原子之间存在非定向的、无饱和性的、较弱的相互作用力。范德华力由3种力组成:

  • (伦敦)色散力(London dispersion force):瞬时偶极分子与瞬时偶极分子之间的吸引力

  • 诱导力(Debye force):永久偶极分子对的瞬时偶极分子诱导出的偶极的吸引力

  • 取向力(Keesom force):永久偶极分子与永久偶极分子之间的吸引(排斥)力

注:有些定义也会把原子之间的排斥力纳入范德华力。


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取向力,其出现在以共价键连接者一个原子的氢原子 与另一个原子之间,以X-H···Y表示。

只有当X和Y为两个电负性较强且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时,才会形成氢键。X和Y通常只可能是N,O,F,极少见的情况下会是C。除此之外的任何原子都不能形成氢键。例如,N-H 与 F之间可能产生氢键,O-H 与 N之间也可能产生氢键,但C-H 与 Si之间就不可能产生氢键。

在纯水中,广泛出现O-H···O氢键,这些氢键提高了水的沸点。纯氨,氟化氢中也会出现氢键。



思考1答案:

氢气分子:没有极性键,不是极性分子

水分子:有极性键,不能通过分子对称性抵消(即键角不是180°),是极性分子

过氧化氢分子:有极性键,且由于二面角,不能通过分子对称性抵消,是极性分子


对本节内容有贡献的科学家包括:

  • 范德华:研究范德华力

  • 德拜:研究极性分子的偶极(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)


图片来源:

  • https://sciencenotes.org/polar-and-nonpolar-molecules/